窦娥冤写作背景简介

查题易 其它 已帮助

窦娥冤写作背景简介

优质解答

共1条回复

  • 这些都是我原来写论文时搜集的资料,可能不全面,但是我有经过再挑选和再编辑才放上来的,至于“简介”嘛,把四个大标题都点到,每个点再添上具体的形容词(如黑暗混乱的、少数民族集权的……)就可以了~
      一、元代现实社会背景
      元蒙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元代社会状况:1.流氓恶霸横行2.官吏贪赃枉法3.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4.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 5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
      二、元代民族阶级制度
      蒙古人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它统治的一条措施就是把全国人分为四等,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被列在第三等汉人和第四等南人中,地位最低.同时又按职业把全国人分为十等,知识分子的地位只比乞丐高,称“九儒十丐”.元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打击使一 大批知识分子不再去求功名,专于与市井艺术相结合,便有了元杂剧的兴起,而被称为“杂剧班头”的关汉卿,其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的妻子万贞儿.
      汉人:金的遗民 川、云 契丹女真、高丽
      南人:南宋遗民
      色目:诸色目人
      《窦娥冤》中的批判是异族统治下的元代作家目睹种种黑暗现象后自然流露.但关汉卿在《窦娥冤》中表达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否定与诅咒般的诘难,具有无可辨驳的深刻性.
      三、关汉卿的个人背景
      这个我也没收集到什么特别的资料,就不画蛇添足了,
      四、作品原型背景“东海孝妇”典故
      【原文】
      东海孝妇
      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②.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馀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③.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④.时于公为狱吏⑤,曰:"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彻⑥,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⑦,哭于府而去.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冢⑧,因表其墓⑨.天立雨,岁大熟.
      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⑩.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11),又缘幡而下云."
      汉代的东海郡,即现在的连云港地区.这一带的人民为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孝女,隋唐时代就在朝阳镇(原新县乡)北山坡的孝妇墓前建立了汉东海孝妇祠,俗称娘娘庙,中华民族孝文化烙印 一东海孝妇的故事在中国古代长期流传于民间,《汉书-于定国传》、《说苑.贵德篇》、晋干宝《搜神记》、宋《太平寰宇记》等许多历史典籍中都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孝妇祠、娘娘庙 窦娥庙.从此,《窦娥冤》与孝妇祠紧紧相连,互为佐证,佛教胜地,每年(农历)三月三、十月十五,是传统的娘娘庙会,海、赣、沭、灌等地区前来进香、赶会的群众,一连三日势如潮涌.
      孝妇的传说始于汉,元代《窦娥冤》一剧唱响大江南北后,明代的《汉东海窦氏祠记》、明清两代的《海州志》、《云台山新志》对窦娥悲惨一生的史迹考证、事迹描述更加详尽.这些跨度约2000年的记载称,汉代东海郡有个年轻的孝妇,本名周青,嫁到巨平村(古代朝阳镇曾用名)窦家,遂称窦氏.因其贤惠、善良、貌美,邻里都叫她窦娥.婚后不久,丈夫病故,唯一的儿子也夭折了.窦娥发誓不再改嫁,辛勤劳动侍奉婆母,孝心至诚、至善、至美,乡邻无不交口称赞.十年后,年老、善良的婆母不忍让儿媳为自己苦守而误了青春,对邻里说: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即婆婆)自经死(悬梁自尽).
      姑女告吏:‘妇杀我母’.不分青红皂白的官府,把孝妇关进大牢,严刑逼供,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拷打),孝妇自诬服.东海郡守昏庸无能、刚愎自用,窦娥亦想早日赶赴黄泉与婆婆相聚,故屈打成招.狱吏于公了解窦娥为人,极力为其辩冤.终因太守执拗,判斩孝妇.青将死,立誓于公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流;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而上.郡中枯旱三年,于公激愤托病辞职.青死,乡邻将其葬于东海郡(治所南城)北三十三里、巨平村北二里山坡.(即今孝妇祠后).东海郡新任太守上任,了解民情,复审旧案时访问于公,辩明冤屈,杀牛祭祀孝妇墓,天立降大雨,当年丰收.元代,蒙古族统治中国后,以百善孝为先、三从四德作为统治汉人的精神支柱,下诏重修汉东海孝妇祠、建节孝坊,表彰这位孝妇、节女.
      孝妇祠与《窦娥冤》的关系,如同花果山与《西游记》、连云港与《镜花缘》的关系,它们分别是这三大名著成书的背景素材,是文学作品在社会现实中可以寻觅的佐证、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