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来源和历史

摘要:吴姓的来源的传说?   吴姓是由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帝中的黄帝族系发展后分衍而成的支裔。它的起源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是帝颛顼时吴权的后裔。...

吴姓的来源的传说?

  吴姓是由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帝中的黄帝族系发展后分衍而成的支裔。它的起源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是帝颛顼时吴权的后裔。吴权是炎帝之臣,属于远古的吴氏族,吴权的后裔以吴为姓,奉吴权为吴姓始祖。  

二、是火神吴回之后。吴回是远古一位杰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到高辛氏(帝喾)时代,吴回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担任管火之官,故叫祝融。其子陆终生六个儿子,长子叫樊,住在山西安邑昆吾,称昆吾氏。古字“吾”与“吴”同。其后有以吴为姓,奉吴回为吴姓始祖。  

三、是以国为姓,舜帝有虞氏后代。有虞氏其实就是遥远的野蛮时代西北、中原东迁到中国东南海滨吴人的后裔,有虞氏即“虞”,“虞”就是吴人。舜去世后,夏禹夺取了有虞氏地区当首领,国号虞,大约自舜的二妻女英生商均开始,舜的嫡传子孙以国名虞、吴为氏。到战国时期,吴虞开始区别,这就是姚姓吴氏。  

四、是夏代少康时期吴贺的后代。《中国姓氏大全》中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  五、是吴国始祖太伯,仲雍之后以国为氏的姬姓吴氏。传说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小儿子季历娶了挚任族的姑娘太任。太任生下一个神童叫姬昌。周太公古公亶父对姬昌这个孙子另眼相看,宠爱有加,有意要将周家天下传给他,而姬昌父亲季历却因排行最小,无资格承嗣王位。古公的长子太伯和二子仲雍为了顺从父亲要立少子季历以便传位给圣孙之意,结伴而逃。不久,古公亶父病逝。为了照顾氏族的传统临终遗嘱,要季历让位给太伯,太伯坚辞不受,季历不依,太伯只好带弟弟仲雍再次逃回荆蛮吴部落中。为了表示绝无反顾之心,太伯,仲雍带着族人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辗转迁徙,最后到达长江入海处的江苏无锡地带。太伯的高风亮节感动了荆蛮,“荆蛮义之,从而归其者千余家”。于是太伯在中国东南长江三角洲地区重建国家,一改生活习惯和当地土著一样断发文身,同时将中原的文明带到了江南,对江南的历史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地土著推他为首领,筑了城,建立国家,号“句吴”,并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今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太伯没有子女,今日吴姓是太伯二弟吴仲雍的血脉,吴太伯是今日吴姓的开氏始祖,吴仲雍才是吴姓的传代始祖。

吴氏的历史由来?

  吴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2015年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位,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约2780万人。在宋版《百家姓》中名列第六位。  吴姓起源:  1,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驺虞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仁兽,传说它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生性仁慈,连青草都不会踩踏,只吃自然死亡的动物。《山海经》中说:“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  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吴部落勇敢剽悍,善于狩猎,首领叫吴权,是炎帝的大臣。需要说明的是,炎帝是一个称号或者说是职位,由不同的人世代担任。与黄帝同时期担任炎帝职务的人,是最后一任炎帝。  吴部落在姜水(陕西陇县陇山东)活动,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吴山。吴权的后裔中有个叫吴枢的女子,嫁给有熊部落的少典,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黄帝。夏朝时,吴部落迁徙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夏王少康时期,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2,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那时,人们把掌管火种的首领称为祝融氏,祝融氏在各大氏族中有很高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  后来,重黎因罪被舜杀了,让吴回继任祝融氏。夏朝时,吴回的氏族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商朝时,这支氏族迁到山东临朐,史称王吴。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算下来,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  3,出自姚姓。舜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东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领,接替尧的位置后,把部落迁到古吴之地(今陕西平陆吴山旁边的历山),史称有虞氏。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为方国虞国。  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还帮少康复兴夏朝。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吴广,就是姚姓吴姓的后裔。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4,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3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昌。  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来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这支吴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 5,由少数民族改姓。清朝时,满族的多个氏族集体改姓吴,苗族中也有大量人改姓吴。

关于吴姓的来源简单一些?

  吴氏来源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吴姓分布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quot;全台第一家。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 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 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浚: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姓吴的历史由来?

吴源出于姬姓。

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小儿子季历很有才干,他生的儿子姬昌又自幼聪明过人,因此周太王打算让季历当继承人。太伯和仲雍明白父亲的心意,就自动让贤,趁周太王生病时,假托外出采药,出走到东南沿海一带。当时的江南还很落后,太伯和仲雍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当地的族人就推举他们为君长,在今江苏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太伯和仲雍相继为国君,以后仲雍的子孙世代相传。春秋时期,吴国渐渐强大起来,成为当时的一个强国。后来由于吴王夫差骄傲自大,被越国打败,亡了国。夫差的子孙后来便以国名为自己的。

世界上有几个姓吴的?

  吴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2015年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位,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约2780万人。在宋版《百家姓》中名列第六位。  吴姓起源:  1,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驺虞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仁兽,传说它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生性仁慈,连青草都不会踩踏,只吃自然死亡的动物。《山海经》中说:“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  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吴部落勇敢剽悍,善于狩猎,首领叫吴权,是炎帝的大臣。需要说明的是,炎帝是一个称号或者说是职位,由不同的人世代担任。与黄帝同时期担任炎帝职务的人,是最后一任炎帝。  吴部落在姜水(陕西陇县陇山东)活动,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吴山。吴权的后裔中有个叫吴枢的女子,嫁给有熊部落的少典,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黄帝。夏朝时,吴部落迁徙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夏王少康时期,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2,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那时,人们把掌管火种的首领称为祝融氏,祝融氏在各大氏族中有很高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  后来,重黎因罪被舜杀了,让吴回继任祝融氏。夏朝时,吴回的氏族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商朝时,这支氏族迁到山东临朐,史称王吴。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算下来,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  3,出自姚姓。舜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东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领,接替尧的位置后,把部落迁到古吴之地(今陕西平陆吴山旁边的历山),史称有虞氏。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为方国虞国。  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还帮少康复兴夏朝。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吴广,就是姚姓吴姓的后裔。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4,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3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昌。  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来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这支吴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 5,由少数民族改姓。清朝时,满族的多个氏族集体改姓吴,苗族中也有大量人改姓吴。

全世界吴姓总人口约7000多万左右。中国内地吴姓人口约3300万左右,排名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十大姓氏。

吴姓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吴王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吴氏始祖)

版权声明:查题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 含笑动人心意切是什么意思

    一何惜二八施充明公含笑动人心意切? 就是为了公家不可惜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动人的笑让人佩服含笑动人心意切三次消息五更风是什么生肖? 含笑动人心意切

    2022-06-24
  • 含有动物名称比喻人的词语有哪些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的意思?大概意思最好超过100字?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是说:人,如果没有志向,没有志气,就和禽兽一样了。禽兽是没有思想,没有

    2022-06-24
  • 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计算公式

    吞噬星空级别划分标准? 行星级,恒星级,域主级,界主级,不朽级,宇宙尊者,宇宙之主,宇宙最强者(这个价格也称为真神级),虚空真神,永恒真神,称圣

    2022-06-24
  • 向量等和线定理是什么

    平面向量等和线定理? 向量等和线定理是相等的向量一定平行,但是平行的向量并不一定相等。两个向量相等并不一定这两个向量一定要重合,只用这两个向量长

    2022-06-24
  • 向量的知识点公式

    向量的运算的所有公式? 这是不可能列完的。公式的组合运算也是公式,有的用得多,有的用的少,有的不知道有啥用,有的甚至自定义的运算,自己列自己的公

    2022-06-24
  • 向量的大小叫向量的模是正确的吗

    什么向量可以比大小? 向量不可以比较大小。定义的向量的大小即向量的模,比较向量大小是无意义的,即无论向量方向是否相同,都不能比较大小,通常进行比

    2022-06-24